我相信 哈理工 我的驕傲——校友孫作東在哈理工建校60周年師生座談會上的致辭
發布時間:
2014-05-04
敬愛的家馴書記、常寧校長
尊敬的各位老師、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好!我是機8503班的孫作東。在哈理工60華誕生日慶典之際,我們原機電專科學校的部分師生歡聚在了一起,讓我看到了這么多親切而又熟悉的面孔,見到了這么多老師和同學,此時此刻,我非常興奮,非常激動,也非常地感慨,仿佛使我又回到了二十二年前的大學時代。
我們的班主任習寶林老師,做菜的手藝要比我們的師娘好。那時候,我們經常到他家里改善生活,習老師每次都要親自下廚弄幾道拿手好菜。有一次,他做菜,我撥蒜,他說:“大蒜可以不用手撥而用菜刀拍”。若干年后,當我的女兒也用手撥蒜時,我告訴她:“‘大蒜可以不用手撥而用菜刀拍’,這是你師爺說的”。習老師和師娘現在北京與兒子生活在一起,今天,雖然他老人家沒有回來,但是我們都十分想念他,我們還想到恩師習寶林老師的家里再一次地改善一下生活,順便洗洗腦,還得麻煩他老人家親自下廚露一手。
我們的哲學老師張作新,一次期末考試,哲學所出的八道題沒有一道是我能夠準確解答的,于是我自擬了第九道題,題目是《在大學期間如何學好哲學用好哲學》。幾天后,成績宣布了,“孫作東,98分,全班第一”。每每想起這件事都讓我對張作新老師充滿敬意,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,張作新老師不拘一格的育人方式,現在回想起來,特別難能可貴,是他強化了我敢于向傳統說“不”的性格和勇氣。我相信,張作新老師當時也認為死讀書、讀死書是不會有太大出息的,特別是哲學,必須活學活用!
我們的輔導員張穎老師,當時年齡比我們這些學生長不了幾歲,但會做思想工作,嚴慈相濟。我們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毛頭小子幾乎個個帶刺兒,讓這位年輕的導員操碎了心,而我又是最不讓她省心的一位。為了這事兒,上次回校時我還當面向張穎老師道過歉,我說:“別的同學上學時表現好,走向社會干得出色,回到母校是為了謝師恩,而我是回來道歉的。”我深深地為自己的年少無知、不懂事兒惹老師上火、生氣而自責,張穎老師事后就這事兒還寫了一篇短文,題目是《因你而驕傲》,發表在了校報上。我的秘書發現了這篇文章,我看后很激動,不僅僅是因為張穎老師在文章中表揚了我,也不僅僅是因為張穎老師飛揚的文字感動了我,而是因為這篇文章讓我讀懂了一顆恩師的心,對自己學生那種呵護、疼愛,恨鐵不能早日成鋼的迫切之情躍然紙上。我讀了一遍又一遍,在當今社會,有誰能把自己人生道路上所取得的點滴進步始終放在眼里,藏在心間,掛在嘴邊呢?除了父母,只有老師!正如昨天經管系黨總支書記張洪泉老師所說的那樣:“我人生最大的財富就是我的學生”。
張穎老師在文章的結尾處寫道:“老師,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;老師,甘為人梯,是托起巨人的肩膀;老師,是一根蠟燭,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別人。”張穎老師還說,“30年教師生涯,雖然沒走出校門,默默無聞,但卻無怨無悔,因為我的學生很優秀,我的桃李滿天下;如果有來生,我選擇職業還是光榮的人民教師。”是啊,“我的學生很優秀,我的桃李滿天下”,說得多么神氣,多么自豪!敬愛的張穎老師,其實不是所有的“青”都能勝于“藍”的,即使有的“青”能勝于“藍”,那也是因為取之于“藍”。您熱愛學生,學生們更熱愛您,沒有二十二年前您的諄諄教誨,就不會有我們的今天。您因我們而驕傲,我們更因為當年有您這樣的恩師而倍感榮幸和自豪!!
我們系黨總支書記姚桂芬老師,為同學們付出的心血比張穎老師還要多,她永遠是我們可親、可敬、可愛的老大姐。姚桂芬老師現已退休多年,聽說她最近身體不太好,也不知道她今天來了沒有?
我們系主任陳心田老師,其舉止言談頗有國家主席胡錦濤的風范。大學期間,我想模擬卡耐基《人性的弱點》的風格寫一本書,書名叫《小領導者——在大學期間如何當好學生干部》,當時書是寫完了,可我因經濟原因沒有能力形成鉛字,是陳心田主任特批由學校印刷廠打字印刷的。我臨畢業時回家的路費大約50元錢,也是從陳主任家里借的,到現在也沒有“還”上,這“50元錢”是我一生都“花”不完的財富。
我們的校團委書記趙凌國老師,他永遠能和同學們玩在一起,打成一片。他熱愛體育運動,可以說是“活力四射”。趙凌國老師那矯健的身姿每每出現在運動場上時,周圍的女生們都會竊竊私語,“如果趙凌國老師再穿上一雙高跟鞋,那就太棒了,不僅僅是活力四射那么簡單了,而應當是魅力四射”。那個年代,小趙凌國老師就已經擁有了好多好多的“粉絲”、“鋼絲”什么的。趙凌國老師,人見人愛!關于趙凌國老師在哈理工的發展,給我們北區的學子們留足了想象的空間,凌國老師,加油!我們對您充滿著期待!
我們的楊石濱老師,在校園里每次見到他都是風風火火的,行色匆匆。若停下腳步,不笑不開口,開口句句是肯定,句句是鼓勵,我們就是在楊石濱老師的聲聲鼓勵中一點一點長大的。其實,人人都需要鼓勵!
我們的老同學孫英浩,他是我們北區師生聯系的紐帶,因為他的熱心才使得我們更愿意常回家看看,才使得我們與母校的恩師們走得更近了。英浩,同學們感激你!其實,世界需要熱心腸,只是,您所做的一切校領導可知否?
我們的校學生會主席賈群林,寫一手豪氣大字,讓我們羨慕不已。每到元旦時,各個班級門口的大對聯都出自于賈主席之手,大氣、豪氣、喜氣。聽說賈主席現供職于國家地震局,我很想請教賈主席一個問題:“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?”
我們敬愛的王家馴書記,既嚴肅又和靄可親,老師的事兒、學生的事兒,在他心目中從來沒有小事,都是大事!和家馴書記在一起,永遠能找到“北”,永遠不會迷失方向!
我們敬愛的常寧校長和肖雨亭老師,夫妻倆兒皆為哈工大的高材生,都是電機方面的權威專家。常校長的學風教派嚴謹務實,不茍言笑。常校長和肖雨亭老師是我們同學心目中的偶像,“長大后都想成為你”,做一個品格高尚的人,做一個有益于國家、社會和人民的人。
還有我們敬愛的老書記吳廣厚,有一次我聽他做的一場報告,題目是《第二次浪潮》,會議室里座無虛席,那是我有生以來聽到過的最為生動的一場報告。二個多小時的報告根本沒有聽夠,那次報告之后我才知道,原來偉人鄧小平是可以稱呼其為“小平”或“小平同志”的。我們畢業留言簿上,第一頁的贈言就是老書記吳廣厚留下的。只是,我們再也見不到他老人家了,他老人家再也不能給我們做報告了!
……
山不在高,水不在深,我們北區的校園也不是很大,但校園的故事多多,往事歷歷在目,時常出現在夢里。今天看到大家,不是在夢中,分外的親切和感慨。
甲子輪回,白駒過隙,60歲的大學正值英年。尤其是三校合一,新的哈理工很好地繼承和發揚了原機電專科學校的優良傳統和學風,充分地整合了三校的學科優勢,在高軍書記、李大勇校長的正確領導下,在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下,在社會各界的鼎力支持下,正大踏步地向全國知名的高等學府邁進。我們北區的老師正幸福地生活工作在哈理工這個溫暖的大家庭里,讓我們這些離校多年的學子們既放心又開心。正如我們哈理工小師弟師妹們自己創作的二首著名的校園流行歌曲《我相信》和《我的驕傲》歌詞所說的——
想飛上天,和太陽肩并肩,世界等著我去改變;想做的夢,從不怕別人看見,在這里我都能實現。拋開煩惱,勇敢地大步向前走,我就站在舞臺中間。我相信自由自在,我相信希望,我相信伸手就能碰到天。
沒有山不能跨躍,沒有海不能冒險,讓歷史記得這一天,當我用心立下諾言,沒有事不能改變,沒有夢不能實現。
我的驕傲自己打造,每個夢永遠比天高!
……
指點江山,激揚的文字,豪情萬仗。“和太陽肩并肩,伸手就能碰到天”,這才是我們哈理工人豪邁的性格!
《我相信》,哈理工,《我的驕傲》!
最后,祝母校生日快樂,祝老師們生日快樂,祝同學們生日快樂!
孫作東
2010年9月19日
相關新聞
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
地址: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馬端街39號
官方客服電話:400-600-4017
行政綜合辦公室:0451-82353728
臨床事業部:0451-82289506 / 82269160(傳真)

奧博醫療

腦康復之家

腦科學網
Copyright © 2023 哈爾濱奧博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中企動力 | SEO標簽 營業執照 醫療器械生產許可證 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 (黑)-非經營性-2016-0017